全国开工革新种种棚户区2300多万套 住有所居暖民心 {

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

行业信息
全国开工革新种种棚户区2300多万套 住有所居暖民心
来源: 时间:2020/10/30

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曲孜卡乡达许村 ,一座座加固后的砖混房焕然一新、特别醒目。村民阿西的新居就在其中。

2016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 ,要准确掌握住房的居住属性 ,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 ,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偏向 ,以市场为主满足多条理需求 ,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分类调控 ,地方为主 ,金融、财税、土地、市场监管等多策并举 ,形成久远的制度部署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同年 ,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工具危房革新事情。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阿西的屋子被列入革新范围。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阿西兴奋地说:“真是太幸福了!”

从棚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到公租房实现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应保尽保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住上宁静房 ,到今年3.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革新开工 ,“十三五”期间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设 ,“住有所居”正成为亿万黎民的幸福图景。

——出棚进楼 ,极大改善了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

“以前住棚户区的时候 ,衡宇窄小阴冷 ,出门散步只能在胡同里来回溜达 ,憋屈得很。每逢下雨 ,胡同里和马路上的积水能没过脚踝。新屋子敞亮又暖和 ,小区里还有健身广场、遛弯儿小道、儿童游乐设施!”住进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棚改项目的安置房 ,居民李淑惠十分满意 ,她说棚改改出了自己的幸福新生活。

“十三五”棚改目标任务为2000万套 ,从2016年到2020年8月 ,全国开工革新种种棚户区2300多万套 ,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约5000万居民从脏乱差的棚户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置房。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 ,棚户区革新也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优化了都市功效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公租房实物保障与租赁补助并举 ,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以前一直住在15平方米的小单间 ,每月房租800元 ,如今住进了两室一厅的新房 ,月租还自制了不少!”谈起现在的好日子 ,青岛市李沧区兴华路街道居民宋永义言语里透着欢喜 ,他记得换房那天 ,自己早上6点半就迫不及待领取了新房钥匙。

在李沧区 ,近五年来纳入公租房保障的居民有8421户。其中有像宋永义这样获得实物保障的家庭 ,还有不少家庭获得了租赁补助。

实物保障与租赁补助并举 ,公租房保障范围不停延伸。截至2019年底 ,全国共有3800多万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 ,还有累计近2200万困难群众领取了公租房租赁补助。让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让新就业无房职工、城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得到有效缓解 ,公租房发挥了兜底保障作用。

——农村危房革新、城镇老旧小区革新并进 ,老黎民住上宁静房、宜居房。

轻轻按下按钮 ,一小会儿时间 ,小区里新加装的电梯就稳稳地上了顶楼。“我家住五层 ,老母亲80多岁了 ,这下出门方便了!”宁波海曙区白云街道安丰社区三鼎坊小区居民沈明如说 ,他已经买好轮椅 ,准备经常带着母亲出去转转。

从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 ,存量住房的革新满足了老黎民日益增长的改善居住需求。在农村 ,截至2019年底 ,6200万户居民在中央财政支持下从危房搬进了宁静房;在城镇 ,今年700万户居民的老屋子将焕发新颜 ,未来城镇老旧小区革新涉及上亿居民……

租、售、改、补多种方式一起 ,把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广、越织越密 ,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体系将配合促进“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目标的实现。

网站地图